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香港有個「芝加哥」

佇立在「波鞋街」十八年的「芝加哥」將於七月中下旬結業,標誌「波鞋街」K28地盤清拆重建的到臨。

先有雀仔街和喜帖街,今有波鞋街,似乎「五十年不變」是騙人的,只消十年,香港街道已徹底改變。

為何「芝加哥」不能等到清拆前最後一天才關門呢?原來去年五月續約時業主大幅加租,加幅幾近一倍,

由於租戶不繼續經營便得不到市建局的賠償金,業主也就恃勢凌人。

物業於六月正式歸入市建局名下,市道不景,只好及早與市建局解約歸還物業,告別瘋狂的昂貴租金。

聞說有另一業主今年初立新約時,更加入條款強要與租客平分賠償金,簡直可恥!該租客一怒之下,情願放棄市建局賠償。

訂定合約,你情我願,實情也無可奈何,只怪市建局的條款漏洞,間接造成「業主大晒」的局面。

小商戶被壓榨,沒有辦法,這裏是香港。

波鞋傳奇

沒有人會反對「波鞋街」是香港的一個地標,而「芝加哥」,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個傳奇、一個標誌。不幸的是,位於奶路臣街17號的它,位處重建區K28內。可是,跟「波鞋街」上其他常規運動鞋店不一樣,它是街上第一所「水貨」波鞋店,所有貨品均由世界各地直接輸入,貨品款式跟其他常規店很不一樣。「經過十多二十年的經營,我們在全球的大城市也建立了貨源網絡,在美國東西岸及東京更設有辦事處;每年我和職員都會到美國及日本了解最新的市場狀。」靈活、變通、高度彈性和特強適應力,在香港不同行業也有水貨店,而運動鞋的表表者則非「芝加哥」莫屬。

運動鞋的普及,象徵一個城市的現代化和富裕度。在香港,運動鞋潮流文化形成了20多年,而「芝加哥」在推動上可謂貢獻良多,起碼為不少球迷提供更多的選擇。波鞋迷和收藏家更加不會不識「芝加哥」。

緣來「芝加哥」

「芝加哥」之所以命名為「芝加哥」,全因當年正值籃球之神米高佐敦冒出頭。1991年,佐敦及公牛隊擊敗由「魔術手」莊遜帶領的洛杉磯湖人隊(Los Angeles Lakers),奪得九○年代六次冠軍中的首次。「那時候香港對NBA的產品需求很大,卻沒有充足的貨源,我們適時充當了這個角色,香港沒有的產品,尤其是運動鞋,我們便運回香港發售。」華哥娓娓道出他的創業經歷。「最初我們只是經郵局細細箱的把貨物寄回來,漸漸貨量愈來愈大,生意逐漸上了軌道。」相信不少讀者依然記得,九十年代初的「芝加哥」,店頭裝了一部電視機,全日播放NBA的錄影帶,主要是佐敦在那個年頭推出的幾套專輯,當年在港非常珍貴。華哥說﹕「每當電視播出佐敦的專輯,舖面便人頭湧湧,人人都看得入神,不願離開,直至片子播完為止。」「芝加哥」在波鞋街的傳奇,大概在這個時期確立,其名氣之大,吸引很多潮人名人造訪購物。其中最有名氣的可算是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02年到訪;城中潮人「林狗」林海峰也是熟客,記得他在05年的棟篤笑表演中有一個關於「波鞋街芝加哥肥西」的gag,指的就是「芝加哥」的店長David。「其實我也記不清楚,來過的還有美國塗鴉藝術家Stash、紐約潮店『Alife』的老闆 Jest、香港的有黎明、李燦琛、陳奕迅、李克勤、鄭伊健、張芝、長毛……等,啊,富豪趙世曾也有來購物。」在過去十多二十年的日子裏,不少客人也曾經在這裏碰見過「他們」。

香港波鞋街的名氣,實已超越了本土的層次。在國際潮流文化、波鞋文化上,它一樣享負盛名。「芝加哥」先後被多家日本的潮流雜誌如Men's Non-No 、Cool Trans及Street Jack等介紹,就連女性時裝刊物Non-No也曾報道;屬於英語世界的運動鞋狂迷書籍「Sneaker Freaker」在創刊第一期便推介「芝加哥」,這本運動鞋的權威雜誌,直可媲美飲食界中的米芝蓮指南!畢竟運動鞋在現今世代已是不少人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出色的鞋店又怎會不受注目。

華哥每年都去美國和日本,十多年來,「水貨佬」生涯不乏趣事。「1994年,駐美的一位同事和我由溫哥華出發,用了58天時間駕車橫渡北美東西岸,到達波士頓。想不到竟然在94年還可在美國中部內陸地區一些不知名的小商戶,找到85年推出的AIR JORDAN第一代。」「有一次,我們在州際公路旁停下來,想借個方便,銀包留在車子上;如廁後想買個漢堡包吃,身上卻只得一張信用卡,我不好意思地,想用它來買一個3元的漢堡包。那店員不但沒有拒絕、留難,還十分有禮貌的招呼我。這件事很深刻,如果他們設有使用信用卡下限,我便買不到,他們也會少做了生意。回港後,我們的店也無任歡迎的接受信用卡付款,十元八塊買一雙鞋帶也好,絕不另收手續費。」

「NBA 96-97球季開鑼,我正身在美國芝加哥,那年是公牛隊的首場主場賽事,我有幸在現場看佐敦和他的隊友慶祝96年總冠軍的升旗和頒贈指環儀式,當然還有他們的比賽在後頭。」華哥續道﹕「之後一天,我們在芝加哥市的密芝根大道上,竟然碰到了東尼‧古高(Toni Kukoc,當年身穿七號球衣的大前鋒),我更和他握手say hello!」說到和NBA的球星接觸,他還有另一次經歷,這回在香港發生,「那次是巨無霸奧尼爾(Shaquille O'neal)第一次訪問香港,那天晚上贊助商獲安排和他在Planet Hollywood內的VIP房見面,我雖不是贊助商,但也有緣置身其中和他握手,還記得,他的手真的很大。」

「在十多年的賣鞋生意中,有一雙鞋不得不提,那是我們有史以來賣出最貴的一雙鞋,售價九千九百九十九元。」究竟這雙鞋有什麼來頭呢?「我們的一位駐美同事,認識了一位在NIKE波特蘭總部的職員,那年正是佐敦第一次退休,過棒球員生涯的一年。有一回,佐敦剛從芝加哥飛抵波特蘭,下機時背一個大大的袋子,原來他剛剛練完棒球,回到總部時,佐敦從袋中取出一雙AIR JORDAN十代的棒球鞋送給這位職員,而後來這位職員,把這雙鞋賣了給我們。本來我們只是象徵式把它放在飾櫃內作招徠,標價$9999是相信沒有人會花這個錢去買,誰知竟然有人肯花。」

在波鞋迷間得到好評,但「芝加哥」在宣傳上一貫低調。可是一傳十、十傳百,除贏得名聲,也因為專營水貨的關係而惹來一些麻煩。「有一天,一個顧客光顧了我之後不久回來,出示他的海關證件,要求我們解釋剛買那雙鞋的來源。原來香港NIKE剛被盜去了一批相同的鞋,而我卻正正從芝加哥親身把同款的鞋帶回來,撞個正了,香港NIKE懷疑我們賣賊贓;幸而貨的單據跟身帶了回來,要不然這個死貓是吃定了。這事件之後,我明白我們雖同樣售賣NIKE或其他品牌產品,卻絕對不受他們歡迎,更是他們的眼中釘!他們接受不了水貨『平衡進口』的存在!」

「芝加哥」正步入倒數階段,一旦與市建局達成解約協議,即會關門結業,完結這十八年多的光輝旅程。「芝加哥」的本店和K28的波鞋街,將如同其他被掉了的香港地標一樣,永淹埋在歷史的塵土中。

推倒 不能重來

清拆K28地段的這宗「慘劇」,無疑是港府的高地價政策所遺害的。這樣的一個黃金地段,多少地產商虎視眈眈?在沒有充足的理據下,把沒有危險的這組建築物清拆,怎也說不通。從過去報章的報道上看,市建局給予的清拆理由均是「因當年土發公司承諾了重建這地盤,今天要履行承諾」,這個講法,狗屁不通!他們還「強烈」地以這裏的居住環境惡劣,建築物日久失修作辯護。可是,試想一想,在土發公司提出重建「承諾」之後,誰又會投下金錢去保養、維修和翻新呢?市建局說這個計劃他們要蝕十個億,但我想,花比這個少的錢便能改善這裏的居住環境了,一來居民毋須移居新社區重新適應、二來保養維修比清拆重建環保得多、三來即不用破壞整條波鞋街的「自然生態」。這就足以揭示市建局堅持重建的蠱惑,「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切都是把地產建築商的利益凌駕於其他價值之上。毋須多久,我們便可見到為人熟識的發展商名字寫在高掛的木板上。

事實上,除了「清拆是否必須」和「破壞波鞋街」這兩個問題未釐清外,我更從未看到社會上有關注受影響的波鞋店從業員的聲音。這些波鞋店的生意本來沒有問題,市建局為清拆而強迫商戶結業,導致有人無辜失業。要知道很多從業員一生就在波鞋街中打滾,沒有其他伎倆,加上現今經濟環境下,叫他們如何轉行從頭開始?如何養妻活兒供樓?市建局打爛他們的飯碗,有為他們想過嗎?

我們都知道,香港地尚有很多如K28地盤一樣的戰後興建的唐樓,那些地價和發展潛力較低的地段,可能更需要市建局去幫忙改善環境,或翻新、或重建,但卻似乎從未發生。一向擠擁的旺角鬧市,近年多了一支擎天巨柱朗豪坊,經已更形壓迫;K28的新建築物,也肯定不會只得六、七層高。沿用這個邏輯發展下去,我不感想像十、二十年後的旺角會變成一個如何瘋顛的城市景觀。進步的城市當然要繼續發展,但是始終為人而建設更美好的社區生活才是發展的目的。

或許應趁這最後的時光,帶相機到來拍攝一輯照片留念,為曾經輝煌的波鞋街和「芝加哥」留下倩影,然後,揮一揮手再說一聲再見。

謹在此向所有曾在「波鞋街」出力的人們致敬。

文 胡迪朗 akiradelgo@gmail.com

編輯 陳彩霞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天賦在於練習, 成就在於時機

天賦在於練習, 成就在於時機
-------------------------------------------------------------------------------------------------
瑪律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d Gladwell)



密歇根大學在1971年成立了它嶄新的電腦中心。它位於安阿伯市的畢爾大道,外牆用淺褐色磚砌成,正前方是深色玻璃。密歇根大學體型龐大的電腦矗立
在一個寬闊的白色房間內,擺在中間地帶。一名教職員工回憶說,它看起來就像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最後一幕。旁邊是數十個鍵盤穿孔機(注:最早的電
腦輸入裝置,依靠在紙上打孔來向電腦發出指令),那是當時的電腦終端。

這就是1971年的科技狀況。

密歇根大學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科技專案之一。在電腦中心的歷史上,成千上萬名學生進入過那個白色房間,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一個名叫比爾*
喬伊的靦腆的年輕人。

喬伊在電腦中心成立的那年進入密歇根大學。他16歲,又高又瘦,頭髮亂得像拖布。在他畢業的北法明頓高中,他被評選為"最好學的學生"。他說,這意
味著他"絕不平凡"。他曾認為自己會成為一個生物學家或者數學家。但是大一的末期,他完全被電腦中心給吸引住了。

從那時起,電腦中心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只要可能,他無時無刻不在程式設計。他從一位元電腦科技教授那兒得到了一份工作,這樣他整個夏天都可以泡在電
腦上。1975年,他進入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他在那裡更深地捲入了電腦軟體世界。在博士論文答辯時,他僅憑心算完成了一段複雜的程式設計。後來他的
一個仰慕者寫道:"他的導師們大為震驚。隨後其中一個人將這段經歷同 '耶穌折服了他的長者'相比。"

在同一小群程式師的協同工作中,喬伊選擇了重寫UNIX的任務。UNIX是AT&T公司為大型主機寫的一個軟體。喬伊的版本非常優秀。它成為全球成
千上萬台電腦使用的作業系統,直到今天仍然是。實際上不僅如此,你知道是誰寫了那些能讓你接入英特網的軟體中的大部分嗎?還是比爾*喬伊。

從伯克利畢業之後,比爾*喬伊參與創辦了矽谷的太陽微系統公司----它是電腦革命中的重量級玩家之一。在太陽微系統,他重寫了另外一種電腦語言
Java。他的傳奇繼續延續。矽谷中人談論起比爾*喬伊時的敬畏,就好像他們談起微軟的比爾*蓋茨那樣。有時,他被稱為互聯網時代的愛迪生。

比爾*喬伊的天才故事已經被講述過無數遍,而道理總是同樣的:歡迎來到天才的世界!電腦程式設計並不遵循老男孩的規則----在那個世界你出人頭地僅僅
因為你的錢和你的社會關係----而是一個城門洞開的領域,判斷所有參與者的標準僅僅是他們的天賦和他們取得的成績。在那裡,出類拔萃之輩勝出。很明顯,喬
伊正是其中一員。

這個版本的故事總是更容易被人接受。但事實並非如此。真相是,在這個特定領域中,那些出類拔萃者取得至高成就的故事裡,其整個過程混合了才華、機遇
和反復無常的運氣。

是否存在這種可能,特殊的時運在其他的真實世界中同樣奏效?讓我們回到比爾*喬伊的故事中去看一看。



幾乎長達一代人的時間內,世界各地的心理學家們都在熱烈地爭論著一個問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問題早就被解決了----是否存在天才這種東
西?我們往往以為,天才加上努力等於成就。問題是,心理學家們越是深入研究聰明人的成功生涯,就會發現天才起到的作用越小,而努力起到的作用越大。

讓我們來看看天才爭論中的案例A。它於1990年代早期,由心理學家K*安德斯*埃裡森和兩名同事在柏林精英音樂學院完成。在學院教授的幫助下,他
們將學校的小提琴手們分成三組。第一組明星雲集,都是有潛力成為世界級演奏家的學生。第二組的學生僅僅是"好"。第三組學生都不像是會成為職業演奏家
的,他們的更大可能是在公立學校系統中做音樂教師。所有的小提琴演奏者都被問到一個問題:從你第一次拿起提琴開始,在你的整個生涯中,你一共練習了多少
小時?

三組學生中的每個人幾乎都在同樣年齡開始拉琴:五歲左右。最初幾年,每個人練習時間大致相同,都是每週兩到三小時。但是當他們到8歲時,區別開始出
現。那些如今顯示出最有前途的學生,開始練習得比其他人更多:9歲前每週6小時;12歲前每週8小時;14歲前每週16個小時;不斷累加,到了20歲時
每週練習30個小時以上----這時他們滿腦子想的都是拉琴,變得更好。事實上,到20歲時,出色的演奏者都已經練習了至少1萬個小時。與之形成對比,僅僅
稱得上"好"的學生,累計練習了8000個小時;未來會成為音樂老師的孩子,累計練習了4000個小時。

然後,埃裡森和他的同事們比較了業餘鋼琴家和職業鋼琴家。同樣的規則中,童年時期,業餘鋼琴家每週彈琴從未超過3小時,到20歲時他們的累計練習時
間是2000小時。相反,職業鋼琴家穩步地提升每年的練琴時間,到了20歲時,和小提琴演奏者們一樣,他們累計練習已經超過1萬個小時。

埃裡森的研究中最讓人震驚的是,他和同事沒有發現任何"天賦"的影蹤,比如當同齡人都在苦哈哈地練琴時,某個音樂家已能毫不費力達到很高水準。他們
在被圈定的那些研究物件中也沒有發現"笨伯",比如某個人比所有其他人都更努力,但卻因為缺乏某種東西,不能打破向上的天花板。他們的研究揭示出:一旦
一名音樂家擁有足夠能力進入最高級別的音樂學校,將一名演奏者和另一名演奏者區分開來的,就是他或者她的努力程度。事實正是如此,而且更甚----那些最頂
尖的音樂家,不僅僅是比其他人要努力或者非常努力,他們非常非常努力。

要想在複雜任務上做得傑出,就必須達到一個最低練習標準。這一點在對特長和技能的研究中一次次得到證實。事實上,研究者已經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他們
相信要想取得真正技能,必須達到一個神奇的數字:1萬小時。

"從這些研究中漸漸浮現的圖景是:要想達到精通的水準,或者成為世界級水準的專家,在任何領域,1萬個小時的練習都必不可缺。"神經學家
DanielLevitin寫道,"一次一次地研究,作曲家、籃球運動員、虛構作家、滑冰運動員、音樂會上的鋼琴家、圍棋選手、犯罪高手,無論你從事什
麼,這個數字一次一次的出現。當然,這解釋不了為什麼某些人經過同樣的練習卻取得比他人更高的成就。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發現任何世界級專家能夠用更少
的練習時間取得目前的成就。似乎大腦必須用這麼長的時間,才能學會達到真正精通所需的一切知識。"

即使對那些我們認為是神童的人也是如此。比如說莫札特,他從6歲就開始譜曲。但是,心理學家MichaelHowe在他的書 《解釋天才》中寫
道:"以成熟作曲家的標準來衡量,莫札特的早期作品並不傑出。最早的一些篇章可能全由他父親寫下,也可能後來在不斷改善。莫札特童年時代的很多作曲,比
如他的鋼琴與管弦樂協奏曲的前7節,很大程度上是其他作曲家作品的編排。這些協奏曲中屬於莫札特原創的,最早被公認為大師級的作品(No.9,K.
271),是莫札特21歲寫就的。那時莫札特已經譜了10年曲。"

樂評人HaroldSchonberg走得更遠。他爭辯說,莫札特事實上"大器晚成",因為在他開始作曲超過20年後,他才寫出了自己最偉大的作
品。

棋手要想成為大師看上去也得用上十年功 (只有棋壇傳奇BobbyFischer達到這個級別耗時較少:他用了9年時間)。這差不多也是1萬個小時
艱苦練習需要的年份。1萬小時是成就偉大的魔幻數字。

缺乏1萬個小時的訓練,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高水準競技所需的技能。即使是莫札特,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神童,也不能在投入1萬小時之前達到大師水準。
並不是因為你足夠好才開始接受訓練,而是訓練讓你足夠好。

另外一件有關1萬小時的趣事是----毋庸置疑,1萬小時是個龐大的數字。它必須由你來完成,但是如果單靠你個人,尤其是當你還是個孩子時,它幾乎是不
可能完成的任務,你必須要有鼓勵和支持你的父母。你也不能太窮,因為如果你還得找一份兼職來養家的話,就沒有足夠時間留給你練習了。事實上,大多數人只
有在他們加入一個特別訓練項目----比如曲棍球明星訓練班,或者他們得到了某種特別際遇,讓他們得到機會投入大量時間練習並樂此不疲,方可取得那些耀眼成
就。



回到比爾*喬伊。1971年。這傢伙又瘦又高,一頭亂髮,只有16歲。他有數學才能。MIT、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和滑鐵盧大學(注:加拿大最好的大
學)這樣的學校能吸引來成百上千這樣的學生。"比爾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就想知道一切事物的運行方式----甚至在他還不知道自己想知道之前,"他的父親威
廉姆說,"當我們有答案時就告訴他,我們不知道時就塞給他一本書。"開始要申請大學時,喬伊在學術評估考試(注:美國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標準入學考試)的
數學部分表現完美。"一點都不難。還有足夠時間可以檢查兩遍。"他一臉誠懇。

他的智力得用車載斗量。但這不是唯一要素,也從來不是。他成功之路的關鍵,是他走進了那棟位於畢爾大道上的褐磚建築。

1970年代早期,在喬伊正學習程式設計的時代,電腦有幾個房間那麼大。一台電腦的價錢就要一百萬美元----那還是1970年代的一百萬美元。電腦非
常罕見。即使你能找到一台,你也很難接近它;即使你接近了它,租用使用時間也會花上一大筆錢。

此外,程式設計本身是件冗長乏味的工作。這時期程式設計得用紙板和卡片。每一行代碼都用鍵盤打孔機打在卡片上。一個複雜程式可能需要幾百張至上千張
卡片,光摞起來就有老高。程式編完後,你走到主機前,把你的那摞卡片交給一名操作員。因為電腦一次只能處理一項任務,操作員需要為你的程式預約。你要等
上幾個小時甚至一天才能取回你的卡片,這取決於你前面有多少人在排隊。只要你犯了一個小錯誤,哪怕是個拼寫錯誤,你就得取回那些卡片,改正錯誤,然後重
新開始整個流程。

在這種情況下,成為一個程式設計專家難上加難。二十出頭就成為程式設計專家幾乎更不可能。你在電腦室內花上的一個小時中只有幾分鐘是在真正程式設
計,什麼時候你才能湊夠一萬小時?"用卡片程式設計不會教會你程式設計。它教給你的是耐心和校對。"一名從那個時期走過來的電腦科學家回憶說。

1960年代中期,才浮現出一個解決方案。電腦的計算能力終於大到足以同時運行幾項任務。電腦科學家們意識到,如果重寫操作程式,電腦的時間就可以
被共用;電腦就可以同時運行成百上千項任務。這意味著程式師不再需要手把手把卡片交給操作員。可以設置數十個終端,全都用電話線同一台主機連接,這樣大
家就可以同時線上工作了。

這裡有一段話描述分時共用的歷史意義:

"它不只是一項革命。它簡直是天啟。忘掉操作員、堆放卡片的桌子和漫長的等待吧。有了分時共用,你可以坐在自己的電傳打字機前,輸入指令,然後得到
答覆。分時共用是人機對話的:程式要求你答覆,等待你輸入答覆,然後你等著它運行,然後給你結果。都是'有效時間'。"

密歇根大學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它是全世界第一批完成向分時共用作業系統轉換的大學之一。1967年,這套系統的一個樣本已經建立並運作。到1970
年代早期,密歇根大學已經有足夠的電腦運行能力,可以讓一百人同時在電腦中心編寫程式。"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我想再沒有像密歇根大學這
樣的地方了。可能MIT、卡奈基.梅隆學院、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常春藤八校之一)也有這樣的條件。但也僅止於此
了。"MikeAlecander,密歇根大學電腦系統的先驅之一說道。

這就是當比爾*喬伊1971年秋天抵達安阿伯校區時,命運伸來的橄欖枝。他在高中時期從未碰過電腦。他只是對數學和機械感興趣。但是當電腦程式吸引
了他時,他發現他身處世界上非常有限的幾個能讓17歲大學生任意程式設計的地方之一。

"你知道用卡片操作和分時共用系統操作的區別是什麼嗎?"喬伊說,"那就像是通過寫信下圍棋和面對面下圍棋的區別。"程式設計不再是一個枯燥乏味的
活動。它充滿樂趣。

"我住在北校區,電腦中心也在北校區。"喬伊繼續說,"我在那兒花了多少時間?非常多。它24小時都開著,我整夜呆在裡面,淩晨才走出去。"


"問題是他們會給每個學生一個裡面有一些錢的帳戶,這樣你的時間很快就會用完。當你登陸時,你要輸入你想使用多長時間電腦。比如他們給你一個小時,
這就是你所能使用的時間。但是有個傢伙發現,如果你輸入 '時間就是',然後輸入一個字母,比如'時間就是K',他們就不會收你的錢。"他邊說邊因記憶
而笑。"這就是那個軟體的漏洞。你輸入'時間就是K',然後你可以永遠坐在那兒使用電腦。"

看一看那些垂青於比爾*喬伊的機遇吧。因為他碰巧進入一所有遠見的大學,他可以通過分時作業系統程式設計而不是卡片;因為密歇根的系統剛好有個漏
洞,他可以任意使用電腦;學校願意花錢讓電腦中心24小時開著,他可以整夜泡在那裡;他能夠投入這麼多時間,重寫UNIX的機遇還剛好出現在他面前,簡
直就是量身定做。比爾*喬伊很聰明,他好學若饑。這很重要。但是在他成為專家之前,有人提供了機會讓他學習成為專家。

"在密歇根,我每天程式設計8到10個小時,"他說,"到了伯克利之後更是沒日沒夜。我家裡也有個終端。我一直在電腦上待到淩晨兩三點,看老電影、
編寫程式。有時我會趴在鍵盤上睡著。"他假裝自己的頭落到鍵盤上,"你知道鍵盤最後會做何反應?它開始嘟嘟嘟地響。如是三次之後,你就知道自己該上床
了。我去伯克利時相對來說還不是個高手。第二年我開始精通程式設計,那時我寫的一些程式三十年後的今天還在被應用。"他停了下,開始在腦子裡計算----對
比爾*喬伊這樣的人這不用太久----1971年進密歇根大學,二年級時程式設計時間得到保證,加上暑假和接下來一年在伯克利的沒日沒夜,"可能,一共有,
1萬個小時?"他最後說,"基本如此。"



1萬小時是成功的普遍定律嗎?如果仔細探究,在每個取得偉大成就者背後,我們能否發現一個類似於密歇根大學電腦中心這樣的特殊練習機會?

讓我們再用例子來測試下。為了更簡單化,我們挑選那些盡可能熟悉的例子,比如披頭士,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搖滾樂隊。

披頭士----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里森和林格*斯塔爾----於1964年2月來到美國,開始了後來被稱為"英國入侵"的美國音樂時期,
他們發了一系列熱門專輯,改變了流行音樂風潮。

同我們的目的相關,關於披頭士的第一個有趣問題是,當他們登陸美國時,他們已經了成立多久。列儂和麥卡特尼在1957年第一次合作,登陸美國前已經
攜手7年。(順便提一下,從那時到他們取得富有爭議的偉大藝術成就----《佩珀中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白色專輯》----間隔了十年。)如果你仔細審
視那些年的準備期,你會發現一段非常類似於比爾*喬伊和世界級提琴家的經歷。1960年,當他們還是一個掙扎中的高中搖滾樂隊時,他們接到邀請,去德國
漢堡演出。

"那個年代,漢堡還沒有搖滾樂俱樂部。"PhilipNorman,披頭士傳記《Shout!》的作者說,"有個與眾不同的俱樂部老闆名叫布魯諾,
此前是個露天遊樂場演出主持人。他想到一個主意,引入搖滾樂隊在不同的俱樂部演出。他們制定了個公式。那就是大型的不中斷演出,一小時接一小時。樂隊要
不停演奏以抓住流動的人群。在美國紅燈區,你可以管它叫不間斷脫衣舞表演。"

"許多在漢堡演出的樂隊來自利物浦,"Norman繼續說。"這是巧合。布魯諾到倫敦去找樂隊,他恰好在倫敦的蘇活區碰到一個剛巧前去倫敦的利物浦
企業家。於是後者就安排送去一些樂隊。聯繫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漸漸,除了布魯諾,披頭士還和其他俱樂部老闆有了聯繫。他們不斷回去演出,因為他們能得
到很多的酒和很多的姑娘。"

漢堡為何如此特殊?並不是因為它付錢慷慨,或者那兒的音響效果一級棒,事實上都不是。或者那裡的觀眾特別有鑒賞力嗎?不,漢堡毫無特殊之處,除了在
那兒的期間,樂隊被迫以大量時間來演出。

約翰*列儂在樂隊解散後的一次採訪中,談到了樂隊在漢堡因陀羅脫衣舞俱樂部的演出(注:"因陀羅"是印度神話中司雷雨與戰爭的主神,被這個脫衣舞俱
樂部用做自己的名字):

"我們變得更好也更自信。如果沒有整夜的演出,我們做不到這一點。在國外演出就這點好。我們必須更努力,把我們的心和靈魂都放到音樂裡,惟有如此才
能出頭。在利物浦,我們每次只需要演一個小時,我們於是只演奏我們最好的曲目,每次都是同樣的歌。而在漢堡,我們每天要演8小時,這樣我們不得不尋找新
的演出方式。"

8小時?

PeteBest,披頭士當時的鼓手說:"每當我們演出的消息傳出,俱樂部裡就人潮洶湧。我們一周要演七個晚上。開始的時候我們不停地演到12點半
俱樂部打烊。後來當我們的音樂更好時,經常要演到淩晨兩點人群才肯散去。"

一周七天?

1960年到1962年末,披頭士到漢堡去了五次。第一次,他們演了106晚,每晚五個小時以上。第二次,他們演出92次。第三次,他們演出48
次,在臺上待了172個小時。最後兩次漢堡之行在1962年11月和12月,一共是90個小時的演出。加起來,他們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演出了270晚。到
他們1964年一鳴驚人時,他們大概現場演出了12000小時。你知道這個數字有多麼驚人嗎?今天的很多樂隊,整個職業生涯也沒有演出過12000小
時。

漢堡這個風格混雜的熔爐也是讓披頭士與眾不同的原因之一。"剛到那兒時,他們的舞臺演出並不精彩,但回來時已經非常棒了。"Norman說,"他們
被迫學會了很多東西。在此之前他們根本沒有颱風,但當他們歸來時,他們已經跟所有人不同了。它造就了他們。"



如果我們把披頭士、比爾*喬伊和比爾*蓋茨放到一起考慮,我想我們能拼出一條更完整的成功路徑。毫無疑問,喬伊、蓋茨和披頭士都有過人天賦。列儂和
麥卡特尼擁有的音樂才華百年一遇。

但是真正讓他們與眾不同的不是他們的過人天賦,而是他們的過人機遇。非常幸運也非常隨機的,披頭士被邀請到漢堡演出。沒有漢堡這段經歷,披頭士可能
會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我非常走運。"比爾*蓋茨在我們的採訪開始就說。這並不是說他不聰明,或者他不是一個傑出的企業家。這只意味著,他明白能夠在
1968年進入湖濱公學是多麼走運,在那裡他十幾歲就接觸到了電腦。

我們目前所知的所有出類拔萃之輩,都受益於某種非比尋常的機遇。被命運挑中,這條規則不僅僅適用于軟體巨頭、搖滾巨星和體育明星。它似乎是條普遍規
則。

讓我給大家舉一個終極例子,以此來說明那些出類拔萃者們是多麼受益於隱藏的機遇。讓我們看下有史以來最為富有的75個人的名單。每個人的身價都按照
現在的美元價值計算。裡面有國王、王后和埃及法老,也有當代億萬富翁,比如沃倫*巴菲特和卡洛斯*斯利姆(墨西哥第一大移動運營商)。

最讓人震驚的是,在所有75個名字中,有14個是出生於19世紀中葉的美國人,他們的出生時間彼此不會差過9年。思考一下這個事實----歷史學家們從
埃及豔後克利奧派特拉和法老王們開始,仔細梳理每一年的人類歷史,翻遍世界的各個角落,去尋找人類巨額財富的痕跡。結果,他們找到的名單中,近20%的
名字產生於同一個世紀的同一代人中。

下面是這些美國人的排名、名字和他們出生的年份。

1John.D.Rockefeller,1839,石油大亨,標準石油公司創始人

2AndrewCarnegie,1835,鋼鐵大亨

28FredrickWeyerhaeuser,1834,

木材大亨

33JayGould,1836,金融大亨和鐵路大亨

34MarshallField,1834,19世紀美國最大的零售商和批發商

35George.F.Baker,1840,與J.P.摩根同時代的銀行家

36HettyGreen,1834,投資奇才,號稱最富有的美國女人

44JamesG.Fair,1831,金銀礦礦主、鐵路大亨和參議員

54HenryH.Rogers,1840,石油大亨,標準石油公司的三巨頭之一

57J.P.Morgan,1837,金融大亨

58OliverH.Payne,1839,煙草大亨

62GeorgePullman,1831,鐵路大亨,發明了列車豪華車廂

64PeterArrellBrownWidener,1834,涉足多個行業,最著名的是其對公共交通系統的投資

65PhilipDanforthArmour,1832,實業家,肉類加工行業大亨

到底怎麼回事兒?如果仔細思考,你就會發現答案。在1860年代和1870年代,美國經濟開始了可能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變革:鐵路開始大規模修建,
華爾街也在這一時期出現,大規模的工業製造從此開始,傳統經濟規則在這一時期正在被打碎和重構。這個名單告訴我們,在大變革發生時,你年紀多大非常重
要。

如果你在1840年代末期出生,你已經錯過了大變革,你太年輕了,不能把握住歷史機遇。如果你在1820年代出生,你又太老了,你的思維方式已經被
內戰前的大眾思維方式固化了。但是歷史恰恰留出了一個特殊的、短暫的九年視窗,在這九年時間內出生的人,可以完美地看到未來帶給人類的機遇與發展潛力。
上面名單上的14名男士和女士,都擁有很好的遠見和天賦。但是,他們也被給予了特殊機遇。

社會學家懷特*米爾斯觀察研究了從1830年代開始的精英階層。他仔細查看從殖民時代到20世紀期間美國商業精英們的背景。毫不讓人驚訝,他發現他
們大都出身於權貴家庭。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1830年代群體。這顯示了出生在那個年代你會占多大便宜。它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段時期,出身于普通家
庭的人能夠真正變成巨富。他寫道:"在美國歷史上,對於雄心勃勃、想要取得很高商業成就的窮男孩來說,他出生的最佳時間是1835年。"

現在讓我們用同樣的方法來分析下比爾*喬伊和比爾*蓋茨這樣的人。

如果你同矽谷老兵們交談,他們會告訴你,個人電腦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時段是1975年1月。那時,《大眾電子》雜誌做了一期封面故事,主角是一個名叫
Altair8800的特殊機器。Altair的價格是397美元。它是一個你可以自己在家裝配的新玩意兒。封面故事的大標題是:突破,全球第一台可以
同商用型電腦媲美的微型電腦。

如果1975年1月是個人電腦歷史上的破曉時分,那麼誰是近水樓臺呢?誰佔據了能夠利用這一歷史時刻的最佳位置?適用於約翰*D*洛克菲勒和安德魯
*卡內基年代的規則在這裡同樣適用。

"如果你在1975年已經年齡很大,那麼你可能已經從大學畢業,在IBM裡有了份工作。而一旦人在IBM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們就很難轉向新世
界(10.92,-0.14,-1.27%)。"NathanMyhrvold說,他是名供職微軟多年的高層,"你已經有了一家生產大型主機的公司,生
意價值數萬億美元,那為什麼還要琢磨微型機算計這個可憐的小傢伙呢?對於那些人來說,這就是電腦產業,它和新革命毫不相關。他們盲目地認為電腦產業的所
有前景僅止與此。他們過得也還不錯。只是,對他們而言,他們已經錯過了成為億萬富翁和影響世界的機會。"

如果1975年時你已經從學校畢業好多年,那麼你屬於舊時代。你剛剛買了房子。你結了婚。還打算要個孩子。你不想放棄你的好工作,而指望用397美
元的微型電腦來養老----對你來說,這無疑是指望天上掉餡餅。因此,讓我們把所有1952年以前出生的人排除在外吧。

與此同時,你也不應在1975年時太年輕。你要確保自己在1975年時剛剛自立。因為如果你那時候還在讀中學,顯然你無法把握住1975年的機會。
因此讓我們把所有1958年以後出生的人也排除在外。能夠利用好1975年機會的最佳年齡,換句話說,是大到足夠能加入即將到來的革命,但又沒老到會錯
失機遇。理想情況下,你當時應該是20歲或者21歲,也就是說,出生在1954年或者1955年左右。

測試這個理論非常容易。比爾*蓋茨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比爾*蓋茨:1955年10月28日。

這正是完美的出生時間!蓋茨在湖濱公學最好的朋友是保羅*艾倫,他和蓋茨一起整天泡在電腦上,後來和比爾*蓋茨一起創辦了微軟。那麼保羅*艾倫是何
時出生的呢?

保羅*艾倫:1953年1月21日。

微軟第三個最富有的人是史蒂夫*鮑爾默 。他從2000年起就開始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被視為軟體世界最受尊敬的企業家之一。鮑爾默的出生時間
呢?

史蒂夫*鮑爾默:1956年3月24日。

讓我們不要忽略掉那個幾乎和蓋茨一樣著名的傢伙:史蒂夫*約伯斯,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約伯斯和蓋茨不同,他出身貧寒。他也沒有像比爾*喬伊那樣
去密歇根讀大學。不過,不用研究太多他的成長經歷,就能發現他也有自己的漢堡熔爐。約伯斯在三藩市南側的加州山景市長大,那個地方正好是矽谷的中心。他
的鄰居中很多人都是惠普的工程師。惠普在當時和現在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子產品公司之一。還是個少年時,約伯斯就整日遊蕩在山景市的跳蚤市場,那裡電子
發燒友們在交換或者出售多餘的電子元件。在約伯斯成長的年紀裡,他整日呼吸的就是電子商業的空氣,他日後在商業世界統治的也正是這一領域。

下面這段話出自 《意外成就的億萬富翁》(AccidentalMillionaire),約伯斯眾多傳記中的一本。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約伯斯的童
年經歷是多麼得天獨厚。"他參加惠普科學家們舉行的夜間談話。他們談論電子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約伯斯揪住惠普的工程師們不放,從他們那兒問到了更多資
訊。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後來已經成為約伯斯個性中的標誌性一面。有一次他甚至打電話給比爾*休利特,向這位惠普的聯合創始人要一些電子元件。他不僅得到
了他想要的電子元件,他還得到了一份暑期工作。約伯斯在電腦裝配線上工作,電腦讓他神魂顛倒。他開始試著去做一台自己的電腦......"

停!比爾*休利特給他電子元件?這跟比爾*蓋茨有得一比了。蓋茨在13歲時就可以無限制地使用電腦程式設計。這就好像你對時尚很感興趣,而你長大成
人的過程中,你的鄰居剛好是喬治*阿瑪尼(注:著名設計師,時尚品牌阿瑪尼的創始人)。約伯斯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史蒂夫*約伯斯:1955年2月24日。

另外一名軟體革命的先驅是埃裡克*施密特。他運營著矽谷最重要的軟體公司之一Novell。2001年,施密特成為穀歌的首席執行官。出生日期?

埃裡克*施密特:1955年4月27日。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矽谷所有的大佬們都出生於1955年。總有例外,正好像並不是所有美國的商業巨人們都出生在1830年代中葉。只是這其中
有明顯的規律,讓人震驚的是我們卻不把它當回事兒,一點也不想知道。我們假裝認為成功僅僅是個人奮鬥和個人才華的產物。但是我們知曉的從古至今的歷史
中,沒有任何事情是如此簡單的。我說的這些故事講述的是,某人被給予了一個特殊機遇,他工作很努力,抓住了這個機遇;某人生逢其時,他的努力和成就能夠
被社會認可,並給予回報。成功是他們成長於其中的世界的產物。

讓我們再提一下比爾*喬伊。如果他年紀再大一些,如果他必須為接觸電腦付出艱辛勞作,他說他可能就選擇學自然科學了。電腦傳奇人物比爾*喬伊就變成
生物學家比爾*喬伊了。如果他再年輕一些,他為網際網路寫支持代碼的機會就消逝了,則電腦傳奇人物比爾*喬伊還是可能會變成生物學家比爾*喬伊。比爾*
喬伊是何時出生的?

比爾*喬伊:1954年11月8日。

從伯克利大學畢業之後,喬伊成為了太陽微系統公司的四個創始人之一。太陽微系統公司是矽谷最早成立的也是最重要的軟體公司之一。如果你還是認為過於
偶然的出生時間並不重要,下面是太陽微系統其他三名創始人的出生日期:

ScottMcNealy:1954年11月13日。

VinodKhosla:1955年1月28日。

AndyBechtolsheim:1955年9月30日。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找工作?先到Linkedin挖人脈

找工作?先到Linkedin挖人脈

相信不少人還有印象,幾年前網路上流行過一種「六度分離關係」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意思是兩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最多隻要透過六個朋友就可以被串連起來;換言之,理論上你只需要透過六個人,就可以認識地球上任何一個人。

這個說法當然只是一個假設,更缺乏科學理論的根據,但是很多人都煞有介事地相信著,也因此誕生了許多經營人際社群(social networking)的社交網站。


在眾多社交網站中,Linkedin特別不一樣,使用族群鎖定在商務人士,其服務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拓展職場人際關係的虛擬舞台,因此在Linkedin上交朋友的目的通常不單純,方式也和以往傳統的網路交友不同。

真實生活翻版的交友方式

嚴格說來,Linkedin和一般交友網站只有一個最關鍵性的不同——介紹人機制(referral system)。Linkedin所有會員的聯絡資料都是隱密的,網站只提供基本的搜尋功能,讓你找到符合所需條件的網友,如果想要進一步認識對方(將對方加入好友名單),必須透過雙方共同認識的朋友介紹才行。舉例來說,若你搜尋行銷經理的職缺,會得到Linkedin上所有在徵行銷經理的聯絡人清單,搜尋結果不會顯示這些人的聯絡資料(因為他們不認識你),只會讓你知道你該透過哪一位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才能和目標搭上線。

這種交友模式其實就和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一樣,每個人都是經過朋友的介紹認識其他朋友,慢慢擴大自己的人脈。網路固然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消弭了溝通的障礙,但是過度的便利,也讓網路上的人際關係顯得不可靠。Linkedin比照真實人際互動的模式,多少填補了網路交友的信賴感空缺。

相較於大多數網路應用服務都是建立在快速、直接的特性上,Linkedin反而逆向思考,將現實世界會發生的交友限制還原到網路上,看似怪異獨行,其實最符合人性的基本需求。

幫企業找最有價值的人才

當初會產生這樣的模式,其實和Linkedin清楚的市場定位有關。「我們都知道最好的工作通常是朋友介紹來的,」Linkedin創辦人暨現任執行長霍 夫曼(Reid Hoffman)說:「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們從這個點切入,將網路的特性和人際互動特性結合起來,Linkedin就是這樣誕生的。」

對於一天到晚煩惱找不到合適員工的公司(招募者)來說,Linkedin更是一個理想的招募工具。根據人力資源市調機構 CareerXroads的研究,在美國的就業市場上,企業招募員工有超過三成以上是透過現有員工介紹,一般的網路人力銀行布告欄式的招攬,其實只佔不到三%。「Linkedin替求才的公司開闢了另一個招募員工的優良管道,」調查機構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夏琳.李(Charlene Li)指出,「對公司最有價值的潛在員工,不是那些積極在找工作的人,而是那些能力好但比較被動的工作者,Linkedin讓公司的人資主管得以接觸到這些人。」

由於有愈來愈多的公司利用Linkedin來招募員工(尤其是中高階以上的職位),Linkedin也在去年三月開始向刊登求才布告的企業會員收取十五至二百美元不等的月費,這也成為網站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所有的會員中,大約有一○%的重度使用者,而且幾乎都是企業用戶,」 Linkedin行銷經理葛瑞克(Konstantin Guericke)指出,「在Linkedin上可以找到最適合他們的人才,這些用戶根本不在乎一個月一、兩百美元的費用,因為和原本花在人員招募的龐大支出比較起來,這些錢根本是九牛一毛。」

用網路累積人脈存摺

緊密的會員關係和特殊營運模式,讓Linkedin飛快地成長,自二○○三年五月成立至今,已累積有超過四百二十萬位會員,其中約有一○%的會員是有付費的重度使用者,就連雅虎創辦人楊致遠、網景創辦人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eBay創始人奧米迪亞(Pierre Omidyar)這些科技名人也都是網站會員,注重個人隱私和強大的人脈網絡是吸引這些人逗留的原因,也讓Linkedin效應像雪球般愈滾愈大。

「我們身處一個移動性很強的社會(mobile society),每個人都是獨立工作個體,常常換工作,很多僱傭關係也都是很短暫的,」葛瑞克指出,「以前和你共事過的人,以後也極有可能再度和你碰頭。」

人脈是現代工作者很重要的課題,Linkedin雖然不是同性質網站裡的領航者,卻是最能有效幫你培養人脈存摺的工具。未來,利用網路建立人脈的概念將會持續發燒,也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source post [數位時代雙週] 2006/01/24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台式自助餐vs茶餐廳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878

週四, 2009-04-09 11:21 — 勁翔
過去四年,超過一半的時間待在台灣。在台灣,吃得很好。台灣吃的文化當中,自助餐最親民。快離開台灣,我想,我會懷念自助餐。

台式自助餐
這裡的自助餐,以重量算價錢,算是最平價的用餐方式。在入口處取盛菜的餐盤,取菜後到收銀處結帳,湯和飲料都是免費的,視乎地區和菜式,一餐約四十到一百台幣。

自助餐的每一環節,都有其可愛的地方。首先是菜的款式,視餐廳的規模不一,可多至四五十種。有冷盤如沙拉、醃製類食品、台式壽司;熱盤如各式小炒、放在瓦煲炆的食物(如台式臭豆腐和豬腳)、炸物、炒飯麵、大量不同款式的青菜;甜點不常見,有供應的話,則多是中式糕點,椰汁糕馬豆糕豆腐腦之類的。各樣菜式夾少量,琳琅滿目,感覺很豐盛。自己煮或是在別種餐廳用餐,很難在一餐中吃到五六種蔬菜。

自助餐廳大都定期更換菜式,每次看到賣相不錯但又不曉得是什麼的菜式,都只夾非常少量試味。即使不喜歡,也不會浪費食物。看到久別重逢的菜式,就像重遇老朋友般歡喜。

有些自助餐廳會貼上告示,「閉口夾菜是美德」或「君子美女夾菜時請不要交談」之類的,免得口沫橫飛,加料。我生性貪心,往往繞一兩圈後,還是舉棋不定,明明菜的份量大概足夠了,又看到新歡,to take or not to take神人交戰。婚姻,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回事吧。

有些自助餐廳用電子磅計算價錢,明碼實價。有些則用目測,收銀員判斷收多少就多少。有些是白飯以碗計,可以買半碗,我的食量一碗不足兩碗太多,可以買半碗正合心意。也有付一個價錢,白飯任裝;有些也有糙米飯供應。有一段時間經常出入台大,正門對面二樓的一家,甚至有五穀飯供應。高處未算高,現在住台南,最喜歡去的一家,付十塊有十穀飯任裝。十穀飯營養豐富,各種穀物混合口感一流。

甜點一般是綠豆湯、仙草茶,飲料一般是紅茶或麥茶。炎炎夏日來個冷凍的甜湯和飲料實屬快事(冬天則提供熱甜點熱飲)。

也因此,自助餐廳是大胃口窮學生的福音,少夾一點菜,吃飯吃飽,有湯有飲料有甜點。菜不夠,可以到取菜區加菜汁醬汁蒸魚汁來送飯。

用餐完畢,自行把盤具拿到餐廳外收集餐具的地方,先倒廚餘(台灣有收集廚餘的政策,以減少垃圾量),再把餐具餐盤分類。有些店家還貼心的在旁邊放洗手盤,沾到菜汁可以洗洗手。

眼見為憑(菜式擺在眼前),自律(不用請服務生,自己收拾碗碟,從未見過有客人不這樣做),不花俏(裝潢都是簡簡單單的),照顧低收入群族,我覺得這些特質很台灣。

不是每家自助餐廳都好,我去過好幾家,菜式都太油膩或是放太多味素,去一次就成了「拒絕往來戶」。不過,標榜少油少鹽少糖和不加味素的自助餐廳也越來越多。還有,素食者有在台灣有福了,很容易找到素食自助餐,之前都沒有想過,吃素可以有那麼多選擇,我常去的一家,甚至減少加工素料的使用。美中不足的是,餐盤是紙做的,用完即棄。

茶餐廳
在香港,最平民而普遍的是茶餐廳。茶餐廳跟自助餐廳最大的分別是營業時間。自助餐廳的營業時間不長,午晚餐各供應兩三個小時。茶餐廳則由晨早開到晚上,早午晚餐消夜通殺。香港人什麼也要方便,所以生產出什麼時候都有東西吃的茶餐廳;在台南,大部份餐廳八九時打烊,對於香港人來說很不可思議很「落後」,換個角度看,是生活正常飲食定時。

在香港,喜歡吃素如我輩,來來去去都是紅燒豆腐、羅漢齋飯和菜蛋飯。餐牌上有雜菜飯的話,簡直是皇恩浩蕩。可憐。特別是菜蛋飯,兩條菜心兩隻煎蛋加兩滴豉油,有「敷衍素食大賽」的話,菜蛋飯坐亞望冠(對手是雲吞麵店的淨麵加菜)。更誇張的是,有時在香港的茶餐廳想不到吃什麼,問侍應生,不吃肉有什麼介紹,「雞吧,咖哩雞飯好嗎?」我不好意思地回答不想吃雞(雞不是肉?!),「那班腩吧。」我不想演真人版麥兜沒完沒了,好吧,菜遠班腩就班腩。

茶餐廳的菜式都多肉而少/無菜,在燒臘店或連鎖快餐店叫燒味飯,不是完全無菜,就是給你一條菜心,矜貴得很。台灣朋友在香港吃燒味飯,發現蔬菜那麼少,都看傻眼。台灣也有很多港式燒臘店,全都會有附小菜,可以從中挑三四種。通常有兩三種青菜、炒芽菜、豆腐或豆乾、蕃茄或紅蘿蔔炒蛋。很久會吃一次燒臘,我都會請師傅減少一半肉,重點是吃小菜。台灣的燒臘店都有湯和飲料免費自取,有肉有菜有湯有飲料,這樣的一餐下來,也不過是五六十塊台幣。

嘗試找出原因,為何香港的平價食肆「一菜不拔」。我估計,是菜的處理成本高,要洗要摘,儲存期又短,不像肉類,可以放在冷藏庫幾個月,又不用洗不用摘。老闆算死草,多肉少菜比較化算。明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詢問在快餐店做了十幾年的母親,原來我全猜錯。蔬菜是每日叫貨每日清,用畢就改用耐放的椰菜存貨。但很多餐廳根本不洗菜,浸一浸或過一過水就算,椰菜甚至完全不洗不浸就煮。她說,少肉多菜是因為客人的要求,客人在意有幾件叉燒、豬排有多大塊,那是衡量c/p值的標準,菜不值錢,可有可無。聽起來很合理,因為這種價值判斷很香港。

還有,茶餐廳通常又擠又吵,手腳張不開,講話用吼的,難得有卡位又「兩人請坐一邊」,每間茶餐廳的老闆都是幾何專家,餐桌餐椅擠得像在喊救命要逃走。台灣的自助餐廳,用餐環境好得多,除了在台北車站附近極擁擠的地點,極少見自助餐廳用圓凳,餐桌比較大,座位跟座位的空間都大得多。素食自助餐廳更讚,不會有電視機,客人都安安靜靜的,BGM或許不是你杯茶,但聲浪都調得很低,不致於成為噪音。

難怪,youtube上那麼多香港人在公共空間口角的影片。那麼多人塞在一起,每個人都在歇斯底里地防衛覺得是屬於自己的空間。

常說香港是美食天堂,這種天堂,喔,謝謝,免了,還是留給明光恩福等天主基督徒吧。

又常說,從食可見一個地方的文化,那香港的文化,除了吵、擠、不健康之外,還有什麼?

原載2009年4月6日《信報》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Premature Ejaculation Spray Enables Men To Last Six Times Longer After Penetration

Premature Ejaculation Spray Enables Men To Last Six Times Longer After Penetration

ScienceDaily (2009-04-08) -- Men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premature ejaculation who used a topical spray five minutes before intercourse were able to delay their orgasm six times longer than normal. Time from penetration to orgasm increased from 0.6 minutes to 3.8 minut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 > read full article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港男二號

心情
C141 . 香港經濟日報
方文正
2009-03-31



心情——風華正茂
港男二號

  港男,還有這一種。
  他們亦非電車男,電車男至少有一樣嗜好,是上網打機。港男二號,連一點嗜好都沒有。他們終日返工放工,營營役役,放假的時候,呆在家中看電視。他們不單止安於現狀,而且害怕改變。那份工是一做就十三年,升職無望,每月靠份糧而過日辰。
  好聽的,他們是穩陣。難聽的,他們是得過且過。他們少有主見,活了半輩子人都未試過為自己過主意,通常是老闆、老母、老婆,「三老」為自己籌謀。如果電車男終日打機,是長不大的男孩,這類港男二號,是未戒奶的嬰兒。
  與他們拍拖,你會悲喜交集。他們穩陣、無野心、擔X 唔偷食,對於你是煩少很多。但另一方面,他們卻悶極透頂。沒有嗜好的男人,猶如乾癟的老人,每日為自己倒數。他們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因為缺乏好奇心。他們整日躺在梳化睇電視,因為懶。與港男二號一起生活,你會慢慢受到感染,生命力下降。你會發覺生活變得難捱,是過得一日得一日。以往你是蹦蹦跳的少女,長大後,你是一名熱愛生命的女子。但自從跟了這個男人,你往鏡子一照,嘩,不得了,你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名深閨的怨婦。怨的,是這樣子過了一世。
  你最後發覺,穩陣有時都是一種詛咒。花去半生尋找附託終身的男人,到頭來是個令你下半生失去生命力的人。在今日翻天覆地的年代,最穩陣的男人反而是最高風險,因為他們沒有金錢給予你。他們最大的本錢是忠心,但忠心在這個變幻莫測的社會,最不值錢。
  你醒覺,知道自己不能夠再浪費生命了。